新京报讯(记者张璐)今年是北京市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100周年。9月13日,记者获悉,“从御苑到公园——北海开放百年纪”展览(1925-2025)在北海公园阐福寺亮相,展览通过百余幅新老照片、史志资料及视频,讲述北海公园百年开放历程。
9月13日,北海公园阐福寺,“从御苑到公园——北海开放百年纪”展览(1925-2025),观众参观展览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
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、建制最完整、传承谱系最清晰的皇城御苑,北海公园自金代始建以来,历经元明清三朝的营建完善,形成了“一池三山”的经典园林格局。1925年8月1日,这座昔日的皇家禁苑正式面向公众开放,完成了从帝王私园到人民公园的历史性转变。春日泛舟、夏夜纳凉、秋时赏菊、冬日冰嬉……北海公园成为北京城重要的公共空间,承载着几代市民的集体记忆。
9月13日,北京市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100周年交流活动举行。《百年瞬影——北海公园开放100周年老照片集》新书发布。北海公园研究室主任张冕介绍,这本书收集了近二百余张珍贵照片,展示了北海公园的历史风貌。“我们通过历史文化研究,陆续从不同途径一点点收集到这些和北海相关的照片,还查询了国外摄影家的摄影集。通过这些老照片,游客可以了解北海公园的发展变化。”他举例说,嘉庆时期,阐福寺山门前曾经添置铜狮子一对,后被移至他处,现在在阐福寺已经看不到了。
展开剩余41%张冕介绍新书《百年瞬影——北海公园开放100周年老照片集》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
“从御苑到公园——北海开放百年纪”展览通过百余幅新老照片、史志资料及视频,讲述北海公园百年开放历程。这些照片既有外国摄影师在热气球上为北海公园留下的第一张“航拍图”,也有徐志摩与陆小曼租借画舫斋举行婚礼的照片翻印,还有颇具回忆感的老照片。
北海公园开放后,茶社和咖啡馆曾多达10余家,尤以五龙亭和漪澜堂两处为盛,鲁迅、胡适等也在这里留下了饮茶、会友的记录。除了照片,展品还包含北海公园各时期门票和公园冰灯艺术展、洛阳牡丹灯会、荷花艺术节等活动的游园票。1950年至1960年,北海公园还经常举办水上音乐会。游客可以通过老照片和资料,了解北海公园不同时期的风景和特色。
编辑 白爽
校对 卢茜
发布于:北京市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